电影美学两大流派,承包了世界上超过90%的电影……

我们在探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价值时都难以避开一个角度,那就是这种艺术形式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

同样,在电影美学理论中就存在两种探讨电影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论流派,它们分别是蒙太奇美学和纪实性美学。这两种美学流派分别指导和影响了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电影创作。

1.蒙太奇美学

蒙太奇美学强调剪辑在电影意义生成上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电影意义的生成不仅与拍摄的具体内容相关,更是在后期剪辑中将不同画面组接在一起形成的。蒙太奇一词来源于法语montage,原为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构成、装配。

这个词语后来被苏联电影理论家引入电影美学中,用以表示剪辑与组接,尤其是作为镜头、场面或段落组接的代名词。格里菲斯在其代表性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就曾经用到了“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等蒙太奇叙事手法。

但作为蒙太奇美学的最早实践者,他并没有能够对这一理念从理论的高度上加以研究和总结。

最先研究和探索蒙太奇美学的是苏联的电影理论家们,他们最先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为了论证电影独特的表现潜力,电影理论家列夫·库里肖夫曾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他将同一个面无表情的男演员的脸部特写镜头分别与一盆菜汤、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小女孩儿和一个躺在沙发上的美女等镜头组接在一起,然后邀请不同的观众观看

得到了三个不同意义的解读结果:他们认为第一组镜头表现了一个饥肠辘辘的男性饥饿难熬的样子;

第二组镜头表现了一个刚刚失去爱女的悲痛的父亲,他平静的表情下掩盖不住的是波涛汹涌的悲伤;

第三组镜头则表现了一个在妻子面前含情脉脉的丈夫。

库里肖夫据此得出结论:画面之间的组合与并列才是造成电影观众情绪反应的根源,而这种有意识的画面的组合与并列就是蒙太奇。这就是电影史上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是库里肖夫的学生,他们一边在电影创作中实践着蒙太奇美学,一边在电影创作的基础上继续丰富着蒙太奇美学的理论。

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达到了“默片时期”蒙太奇美学的顶峰,对后来美国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

蒙太奇美学对于剪辑在电影意义生成方面的探索促进了电影艺术的长足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对剪辑的过分强调忽视了观众在理解电影意义时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蒙太奇美学后来受到纪实性美学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纪实性美学

以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为代表的早期电影实践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电影来记录客观现实,这说明纪实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

1922 年,美国纪录电影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了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本片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生活和劳动的场景,是纪实性电影美学较早的有意识的实践。

电影纪实性美学的集大成者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他的纪实性美学观点大多以评论文章的形式发表于他自己创办的杂志《电影手册》月刊中。

巴赞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论断,认为电影所表现的内容无限趋近于现实,但又无法完全等同于现实。他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述了电影发明的心理学动因是人类对再现完整现实的渴望,这一渴望也是电影技术和艺术的发展方向。

古埃及人认为只要肉体不腐便可生命永存,于是他们把尸体制成木乃伊永久地保存下来,以便获得永生。巴赞用“木乃伊情结”来指代人类渴望超越时空的局限性和对生命永存的心理愿望。

与之相类似,人类创造各种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等,都是为了用逼真的摹拟品来再造现实,从而与时间抗衡,留住时光。

巴赞曾在《电影是什么》中说:“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的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境。”

在电影的实践创作上,巴赞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的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巴赞推崇写实主义,认为不同于蒙太奇对现实世界的碎片化剪辑,长镜头不切割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才是电影真正的表达方式。

他认为使用长镜头拍摄的画面能够使观众客观地观察持续的空间原貌,以最接近现实世界的角度观察他们眼前的世界。

巴赞的纪实性美学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都有重要影响。

世界电影发展的五大流派!你知道好莱坞电影属于哪个流派

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还属于比较年轻的艺术。自格里菲斯发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后,电影才开始获得独立的艺术生命。然而又因为受到商业化的束缚,没能在在人们心中确立艺术地位。因此在电影问世前二十年,并没有什么流派产生。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欧洲的先锋派电影,才第一次具有了电影流派的意义和说法。在艺术的众多领域中,电影史是流派最少,历史最短的。但是其辉煌的成就却是不容小觑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出现了先锋派电影,电影才第一次具有了流派的意义和说法。电影史上真正产生较大影响的电影流派大致有以下几个:早期现代主义——欧洲先锋派电影;苏联电影学派——诗电影与散文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与现代主义流派。

欧洲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英语:Avant-garde movies)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它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属于不叙说故事的纯视觉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且大都为短片。

先锋派电影以法国和德国为策源地 。影响遍及整个欧洲,时间自1917年至1928年,大约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由于他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加之一位艺术家可能同时接纳多种思潮的影响,所以先锋派电影流派纷呈,成员交错,主要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另外还有纯电影、街道电影、室内电影等电影主张和实践。

就先锋电影流派而言,它在派别上还可以分为法系电影和德系电影。其中纯电影、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是先锋电影流派的三大主要类别。纯电影,它的主要代表是费尔南·莱谢尔和他的《机器的舞蹈》;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以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破坏就是创造”的政治口号作为自己的美学信条,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杰作作为讽刺的对象,向传统艺术观进行挑战。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曼·雷伊的《回到理性》(1923年),是达达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超现实主义是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产物。超现实主义的电影制作者们,在达达主义电影的无逻辑、无理性的美学基础上“试图把梦境、心理变饱、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主要是受弗洛依德的影响,小部分是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超现实主义成为许多先锋派电影艺术的最终归宿。

苏联电影学派

苏联电影学派一般分为“诗电影”和“散文电影”。“诗电影”是一种以否定情节、探索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的电影创作主张。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的一些理论家和创作家认为,电影应当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电影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

苏联“诗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创作应从本民族民间文艺中汲取营养。具有深厚传统的民间文艺(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民歌、民族舞蹈)应成为“诗的电影”创作的源泉。“诗的电影”在艺术手法上也应借鉴民间文艺中的表现手段。代表作有:《战舰波将金号》(1925)、《落叶》、《愿望树》、《带黑斑的白鸟》、《牧歌》…【中国的诗电影代表作:《小城之春》、《城南旧事》】。

散文电影 :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它与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于欧洲。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代表:尤特凯维奇与格拉西莫夫。他们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

代表作品有 : 《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等。这些影片或塑造了革命领袖形像,或描写了英雄人物的思想发展和性格成长,它们通过叙事结构和对人物的心理刻划,表现了时代环境,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历史上的丰功伟绩。由苏联派电影所倡导的蒙太奇方法仍是全世界电影理论中宝贵的财产。

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电影

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一战结束后十年期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是征服全世界的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多家电影院中全部消失,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到全部上映节目的60%~90%之多。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十五亿这样大的投入使电影在美国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汽车产业,钢铁,石油等相媲美。

类型电影出现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它是一种电影制作方法,三四十年代曾在好莱坞占据统治地位。它的特点就是样式化或者说是模式化,根据西方的专家研究,好莱坞类型电影一共有75种。但作为艺术流派,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歌舞片,幻想片。

喜剧片的代表作为《摩登时代》、《马戏团》、《淘金记》、《城市之光》等,西部片又称为牛仔片,也是最典型的的美国电影。代表作有《关山飞渡》《黄牛惨案》《红河》《正午》《搜索者》。犯罪片包括强盗片,警匪片,黑色片,侦探片,惊悚片等多种类型,其核心还是强盗片。代表作如《疤脸大盗》《我是一个越狱犯》,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好莱坞拍摄过很多影片,都属于犯罪片这个类型。幻想片也称之为科幻片,代表作《弗兰肯斯坦》,近期的《星球大战》《外星人》可以说是这个类型片的延续和发展。歌舞片,音乐舞蹈在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歌舞大王齐格飞》获得奥斯卡大奖,后来怀斯拍摄的《音乐之声》轰动一时,获得五项奥斯卡奖,至今仍声名在外。

好莱坞类型片实际上是商业化社会艺术产品标准化与规格化的产物。二战后,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意识也发生变化,在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影响下之前的单一的电影类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了。因此,好莱坞类型片走向衰落。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世界电影美学及电影拍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它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首部影片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52)等。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注意,甚至令人震惊,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电影学派竟然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崭新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电影的部分传统或陈规。在西方电影界中,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甚至还改变了欧美电影界对男女演员的审美标准,即欧美电影以往注意的首先是脸型、身材。而新现实主义电影出现以后,关心的则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的女主义公安娜·玛尼阿尼式的演员,也就是说更强调了气质。这一观念的转变,在至在八十年代后期的美国新好莱坞的电影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印签,如简方达等。可见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是划进代的。

法国新浪潮与近期现代主义流派

法国“新浪潮”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的电影创作流派。它的出现与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和青年人的反抗心理密切相关。发生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人们过去的信仰无情的摧毁,人们陷入了信仰真空状态中,特别是青年人因感觉到信仰的丧失和幻想的破灭而变得愤世嫉俗,颓废失意,甚至放浪形骸,以各种姿态来反抗现实社会和既有秩序,法国“新浪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为主,不去触碰政治,更多是表现战后人们的真实生活。同时,“新浪潮”电影中运用了长镜头和移动摄影。也影响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打破了它的模式化,对后来的新好莱坞时期的电影和电影制作人有重大影响。因此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出现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最早的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竭》,埃里克·侯麦的《狮子座》,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

“新浪潮”是电影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其经典影片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个案,电影学子临摹的范本,电影创作的借鉴和参照,也是几代观众永远值得回味和怀想的记忆。

五大流派的出现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时至今日,现代电影有了更多的流派,其实都是在上面五大流派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而且现在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是受到了这些流派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现代化。

作为观众来说,期待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同时也希望电影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时代特点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电影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是受大众喜爱、有一定票房保障的电影类型,很多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改编,成为轰动一时甚至经典流传的影视作品。其实,科幻电影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它的历史,几乎和电影本身一样长久。

那作为科幻电影迷的你,知道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吗?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神奇脑洞”呢?

要了解科幻电影的历史,我们要先从电影史说起。从法国里昂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出发,向东南方向走上大约4千米,便是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的故居。1895年,这对兄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摄了他们的第一卷电影胶片《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电影能够在法国诞生并不是偶然的。19世纪末的法国,诞生了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技术成果,比如以蒸汽动力驱动的“蝙蝠飞机”、模块化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以及电影这种有效记录人与物活动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电影胶片中,我们已经找到些许带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受制于早期的电影拍摄技术,尤其是胶片的长度,最早的这批电影几乎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最多只能呈现一个幽默的生活片段。科幻研究者公认的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科幻“长片”,是乔治·梅里爱拍摄于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长度只有16分钟的《月球旅行记》只能算是一部“微电影”,但在当时,它却是整合了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登月第一人》,并加入梅里爱本人诸多奇想的划时代力作。

《月球旅行记》

2011年上映的电影《雨果》,其中一部分情节就反映了《月球旅行记》的拍摄过程。剧场魔术师出身的梅里爱,将一些舞台剧和魔术表演的元素运用到电影当中,并结合自行开发的若干电影特技,为观众营造了在当年看来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星际探险场景。儒勒·凡尔纳笔下“发射井”式的“月球大炮”,在影片中被改成由一群美女操作的长身管巨炮;登月的探险家也像《从地球到月球》中描写的那样,穿着普通的西装进行航天飞行;月球上的智慧生物则参考了威尔斯的设定,被塑造成类似巨型昆虫的形象,如果被打死就会变成烟雾。

电影《雨果》的海报,背景是梅里爱的科幻片《月球旅行记》的经典场景——“炮弹飞船”命中月球

电影技术的进步,为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搬上大银幕创造了条件。在有声电影出现前的“默片时代”,已经出现了《大都会》这样长达3.5小时的鸿篇巨制。这部完成于1927年的德国科幻片,设定了一个两极分化的未来世界:权贵和富人住在梦幻般的豪华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相伴,终日辛苦劳碌。这部影片对未来城市的塑造,以及诸多科技细节的幻想描写,影响了包括《星球大战》《第五元素》《风之谷》在内的一大批经典科幻片。

在3D电脑动画技术足够发达之前,很多恐龙题材的科幻片都需要用到这种机器恐龙

除此之外,早期的科幻片还催生了化妆特技的发展。在科技水平较低的电影“萌芽期”,通过化妆、头饰和灯光的配合,塑造外表怪异或是恐怖的角色相对容易。因此,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罗伯特·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等带有恐怖色彩的科幻作品,就成为早期科幻电影人心目中的热门题材。

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吗?

自1896在上海海徐园内的又一村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西洋影戏”,中国电影史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如此大的规模。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在北京诞生了,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1905年还是光绪三十一年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时代,此时的中国已经遭遇了八国联军以及各国列强的涂炭,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仍在签署。这块土地和在这里休养生息的中国百姓,隐忍地接受着那些颐指气使的洋人们和他们的带来的一切。下面我们说的就是享有中国电影之父之称的任庆泰和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任庆泰是以照相发家的,他可是当时给老佛爷慈禧照相的人,被慈禧赏赐四品顶戴。放在现在那也是个文化宣传部的副部长级别的,作为当时的北京新鲜玩意,任庆泰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任庆泰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成就和事迹,但我们今天就说他在电影行业的建树,任庆泰所建“大观楼电影园”(今大观楼电影院前身),是北京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任庆泰用现在的术语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导演兼制片人。

说起《定军山》大家可能都知道它是中国第一部电影,说起《三国演义》大家更是耳熟能祥,但你知道《定军山》就是取自于《三国演义》第70回和71回蜀魏用兵的故事吗?《三国演义》中《定军山》讲述的是蜀国如何挫败魏国占领汉中的故事,而1905年中国还处与被列强欺负的时代,北京城里可谓是人心惶惶,任庆泰作为一位爱国人士在这个时候拍《定军山》电影不仅仅是发展他喜欢的电影艺术,更是为了鼓舞到时低落的中国士气。我们会根据它的类别分科幻、搞笑等等,而《定军山》放在现在应该归属于艺术纪录片,因为《定军山》就是由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以京剧的形式演绎得,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第一部电影看作是中国京剧的在上世纪的一个纪录片。

电影派别:左岸派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左岸派”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相互间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如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年)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年)(两片均由杜拉斯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年,由罗布-格里叶编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1961年)等,加之他们的影片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入“新浪潮”电影。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年)和《战争结束了》(1967年),罗布-格里叶的《不朽的女人》(1963年)、《横跨欧洲的快车》(1966年)、《伊甸园和以后》(1970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音乐》、《印度之歌》及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