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商业模式 中国巨幕CGS与IMAX全方位对比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巨幕品牌有IMAX、中国巨幕CGS和杜比影院等。其中前两者是相对纯粹的巨幕品牌,而杜比影院涉及音响等其他维度,所以相较而言,IMAX与中国巨幕CGS的可比性最高,也经常被人拿出来做比较。

IMAX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巨幕品牌。而中国巨幕CGS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巨幕品牌,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也与IMAX争夺激烈。

不久之前,IMAX发布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大中华仍为该公司第二大市场,且中国业务占总收入约33%.面对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IMAX肯定不会拱手让出,未来中国高端格式巨幕市场的竞争格局到底走向如何呢?

银幕数:IMAX银幕数近中国巨幕CGS两倍,暂居领先优势

IMAX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该公司在大中华区共有549块银幕。未完成影院合约中另有336块计划在2022年前开设。而截止到3月底,在中国大陆地区开业的中国巨幕影厅有301家,其影院布局也在快马加鞭的进行中。可以看出,从银幕数量上,目前IMAX还是占据绝对优势,几乎是中国巨幕的两倍。

从票房角度来看,根据艺恩数据,2017年共排映IMAX场次87.9万场;观影人次近3400万,总票房18.9亿元;中国巨幕共排映39.5万场;观影人次近1700万;总票房7.31亿元。而去年全部巨幕票房为41.1亿,可见,从票房角度来看,IMAX市场占有率约为46%,而中国巨幕市场占有率约为18%;如果单从票价上来看,中国巨幕比IMAX价格偏低,所以在计算票房的市场占有率上,IMAX更占便宜。但是从观影人次角度上看,IMAX占比为2%,中国巨幕占1%,可见在聚客能力上两者不分伯仲。(以上数据为中国大陆地区影院统计数据)

硬件和技术:中国巨幕CGS加速研发升级

无论是IMAX还是中国巨幕CGS,都归属于PLF高端巨幕格式这个领域,这个品类的解决方案通常拥有四个共同的属性:

1,采用定制的双机放映系统进行2D和3D影片放映;

2,采用双引擎图像优化技术,拥有特殊的放映系统核心部件;

3,专属的影片母版制作;

4,强大的品牌附加值。

中国巨幕厅的银幕最大有效画面标准设计为1:1.85即等宽的形式。IMAX较为复杂,在胶片时代,IMAX原始胶片为70mm15孔的规格,用它拍摄的画面,宽高比为1:1.43,进入数字时代后,数字放映系统提供的是1:1.89的画幅。不难看出两者都可以为观众提供全画幅影片内容。

从银幕材质和尺寸来看,二者都使用亮度增益较高的金属幕,但尺寸标准略有不同。标准的中国巨幕影厅采用大于20米宽*12米高的巨幅金属银幕,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当然双方都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从亮度标准来看,中影数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京民表示,中国巨幕CGS系统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其激光光源,亮度可以在10FL以上。中国巨幕CGS对亮度的要求是2D电影亮度为14FL+/-3FL;3D电影亮度为7FL–14FL.IMAX影院的亮度标准未得到官方数据。另外,从音响角度来看,陈京民表示,中国巨幕CGS独特的音响系统支持多种国际先进的点声源声音格式,这个是绝对优于其他同业品牌的。

从放映机设备来看,中国巨幕CGS系统符合好莱坞DCI规范,采用国际领先科技的定制的放映机,而IMAX其部分放映机技术也采用的相同的科技,可见硬件上,二者相差不大。

成本造价和商业模式:安装中国巨幕CGS成本约为IMAX一半

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陈京民透露,目前投资一套中国巨幕CGS系统的成本在450万左右,会根据光源声音等的不同配置有所差异。平均回收成本的周期为2-3年,有些中国巨幕影厅的单厅年票房高达1500万-3000万以上,回收成本早已不是问题。就拿2017年艺恩智库数据来看,中国巨幕影厅平均单厅年票房在300万以上。

据悉,目前一套IMAX系统的成本在900万以上,约为中国巨幕的两倍,并会参与影片票房分成。关于中国巨幕的商业模式,陈京民介绍,目前中国巨幕与影院的合作都是一次性销售模式,不含年度、长期、及其他隐含费用,不会参与影片票房分成。

陈京民还表示,中国巨幕CGS的一大优势还在其选片的精准和客户的快速响应上。目前分别在北京和洛杉矶设立了影片母版制作实验室,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严格的选片流程,甄选片源,确保档期中国巨幕影厅票房最大化,丰富的片源更便于影院进行差异化排片。

据了解,2017年,共有97部影片制作了中国巨幕制式,虽然占比全年院线上映影片的20%,却创造了83%的票房产出,其中有74部影片票房过亿。比如,2017年暑期档的票房奇迹《战狼2》一开始在高端巨幕格式版本选择上,就只做了中国巨幕3D版,没有IMAX版本,导致IMAX非常遗憾错失良机,在上映3周之后才追加了IMAX2D版。

不过,陈京民也坦言,目前IMAX最大的优势还是其品牌效应,由于中国巨幕CGS起步较晚,成立至今不到7年,虽然中国巨幕CGS专业技术层面的品牌认知度已经很高了,但在观众层面、地产商层面的品牌认知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中国巨幕CGS正积极进行品牌建设及市场拓展,除与影院建立合作外,还直接与地产商进行良好互动,从侧面助推中国巨幕CGS的市场开拓。

影院imax、中国巨幕、欧洲巨幕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的观影中,大家对巨幕厅、imax、中国巨幕这些概念想必并不陌生。在许多影院的外面也能够看到一个大大的IMAX 、中国巨幕LOGO。但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些概念只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具体是什么意思,在观影中会有什么区别,是完全不了解的。更有甚者,可能奔着IMAX的名气去的某个电影院,结果票却是普通影厅的,直到观影结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看的是不是IMAX。
图片
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三大巨幕品牌imax、中国巨幕、欧洲巨幕,让大家对巨幕影厅有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日后的观影选择中也能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IMAX】
英文全拼:Image Maximum
中文译名:巨幕电影,是一种更大更清晰的电影放映系统。
因此,大家要注意的就是说起IMAX,它并不单单指巨大的银幕,而是指整个放映系统,所以不是说这个影厅换个大一点的银幕就可以叫IMAX了,而是需要进行彻底的重新装修改装,包括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甚至连座位都要重新布置。一个正宗IMAX影厅大概具备下面几个特点:
1:银幕巨大,网上说标准的IMAX银幕宽22米,高16米,相当于5层楼那么高。但官方实则并没有类似的标准,只要是和IMAX公司签了合同建成的IMAX影厅,都符合IMAX标准。
2:银幕因为很大,一般会有一定的曲面。
3:影片的放映和保存都必须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放映员必须带纯棉洁净手套。
4:座位倾斜度较大,一般在20度以上。
5:影片拷贝特别笨重,两小时的影片胶片长12多公里,你想想卷起来有多大?
图片
而这项技术属于加拿大的一家公司,就叫IMAX公司,甚至因为这项技术为电影带来的贡献,这家公司获得了独立奥斯卡奖。
【中国巨幕】
可以理解为国产的IMAX,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一套电影放映系统,因此和IMAX差不太多,当然各项指标可能不及IMAX,比如清晰度什么的,IMAX相当于达到4K(下文会解释)的清晰度,中国巨幕一般还是2K左右。不过没关系,我相信未来随着技术逐步完善,是可以达到世界水准的。
中国巨幕版的电影我也看过很多次了,但音效方面,IMAX能给人声音的震撼,让观众全方位沉浸其中。
图片
【欧洲巨幕】
2018年创立于欧洲的巨幕品牌,开启了巨幕还音布局模式3.0时代。
前面说过巨幕不仅仅是一块巨大的银幕,而是一套放映系统。
1、技术:欧洲巨幕-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声音震撼的两大巨幕品牌之一。采用领先的4KRGB激光放映机搭配最先进的定向投射音响系统及临境音(DTS-X)技术构建出无与伦比的视听空间,为观众呈现立体、逼真、传神的音效体验。
2、影幕:一套高标准3D放映解决方案,采用纳米幕的两大品牌巨幕之一,完美解决巨幕影厅亮度不均匀、鬼影、太阳效应、摩尔纹、银幕松弛、震动效果变差等难题。
图片
3、设计:欧洲巨幕的体验始于沉浸式大厅,并通过LED壁灯照明系统一直延伸到礼堂的整个入口,其色彩和气氛唤醒了观影者的终极视觉体验。
图片

什么是全息电影

holographic movie
在全息摄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影。
放映时用激光投射全息片,观众不用戴立体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影像。全息电影技术较为复杂,拍摄时也须以激光照射,激光能量大则伤害演员,小则达不到拍摄效果。因此一般多用于拍摄风光片、木偶片和动物等。
全息摄影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记录影像和重现影像。全息片完全是光波波前的记录,直接看到的只有许多细纹组成的图案,看不出和拍摄对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当用激光来照射全息片时,不需戴任何特殊的眼镜,就能看到在全息片后有一个完全立体的影像。拍摄全息片要用相干光源和高分辨率的感光片,还需规定光路的分光束器和反光镜,但不用物镜。拍摄过程:相干光源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2),称参考光束(4);一束射向被摄物体(3),经它反射再达到感光片,称为物体光束 (1)。两条光束在感光片平面相遇,由于它们所经光程不同,以致相位不同,因此发生干涉现象,产生干涉图案,由感光片记录下来,成为全息片。
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的波长和方向是相同的,它是波前为平面、连续前进未受干扰的单色光。这种光是产生干涉图案的重要条件产生全息图的原理可以追溯到300年前,也有人用较差的相干光源做过试验,但直到1960 年发明了激光器──这是最好的相干光源──全息摄影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全息片记录的物体影像:激光器(发出相干光照射全息片(3),被干涉图案折射产生虚像(1),眼中看到实像(4)。观看时影像随观者眼睛的位置高低而左右移动,当与看实物的位置一致时,影像是立体的,有纵深感。在单片乳剂上同时记录几个影像,改变入射光的角度以依次再现这些图像,这便是全息电影的原理。全息电影初期只能拍摄小件物体的动态,也只能供一两个人观看,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后用来再现个别人物和小范围实际景物的动态。1976年,苏联电影科学研究所放映了可供数十人观看的全息电影。放映时用了一块 2×2米的全息幕。拍摄所用的感光材料是特制的70毫米电影胶片,分辨率(见分辨率)达 1万线/毫米。全息电影也可用和普通电影逐格曝光相似的方法拍摄。
全息电影仍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大范围拍摄;供全息摄影用的彩色片;供数百人甚至更多人观看的显示系统等。

IMAX是什么?IMAX技术的发展历史如何?

最近三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出现了停滞不前,对电影行业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窥探下 IMAX,这项神秘的技术发展。。。

IMAX是什么?

通俗的来讲,有以下几点

高分辨率、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电影摄制、转制、放映的系统。记住它是一个系统

整套的系统包括了摄影机、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和IMAX巨幕放映系统

IMAX是大格式及需在特定场馆播放的影像展示系统中最为成功的。比起一般电影,IMAX规格的电影院具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电影就是采用IMAX拍摄,在电影院中给人声临其境的感觉

IMAX技术的发展历史如何?

我们来看几个时间线

1970年,在日本的富士展览馆上播放了历史上第一部IMAX电影

1971年,历史上第一套IMAX的投影设备安装在多伦多的安大剧场

1974年,美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块 27.3 X 19.7 米的巨型屏幕,观众在正前方观看的时候,画面充满整个视界

但是直到1986年,在温哥华的加拿大展览馆,加拿大IMAX公司才第一次展示IMAX的3D电影效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股IMAX娱乐的风潮,几部娱乐性题材电影出现,如1998年的《霸王龙:重返白垩纪》、2001年的《鬼堡》等IMAX 3D电影

在IMAX放映机使用的15千瓦的氙短弧灯

IMAX尽管影像质量优秀,而且问世的时间也较长,但是由于制作和放映IMAX的成本较高以及运输困难使得IMAX视频的播放时间比较短(一般为40分钟),因此IMAX一直未能普及,大多为适合于科技馆、天文馆等科普机构播放的纪录片。

现在每家IMAX电影院都会支持一笔专利费用,因为IMAX技术由加拿大首先研制,现在加拿大IMAX公司独家拥有该项技术,世界各地的IMAX影院均由IMAX公司提供技术和设备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其实现在好多的电影都是伪IMAX,神奇吧

现在好多的电影是把原本 35 厘米的电影底片拷贝给 IMAX 公司,分析画格并进一步降噪处理以后,再转制到 70 厘米的底片上。虽然一样称之为 IMAX,但画质却因此下降许多。

比如说阿汤哥的电影碟中谍4:大约30分钟的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镜头。

汤姆克鲁斯迪拜塔身涉险境

未来电影行业有什么黑科技?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未来的电影肯定能够真的让人身历其境。好比我去看一场拯救世界的电影,那么看完了,就好像是自己拯救了全世界一样

这其中有两大技术的依靠: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

通俗的说,VR是构建一个虚拟场景,带给人沉浸式的新体验;AR则是在原有场景中叠加相关信息,同样增强体验和交互性。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无缝连接和转换,大大提升沉浸感。

如果这个技术,能够成熟的应用在电影行业,我们在观看每一部电影的时候,都是声临其境,是多么震撼的一件事情

从角色人设探索中国动画电影新方向

近日,美国动画电影《坏蛋联盟》取得不俗票房成绩。但网友却纷纷表示,是动画人物的个性设计拯救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因此有观点认为,国产动画电影也应该像《坏蛋联盟》一样,为正面角色设置更接地气的性格缺陷,为反面角色设置改邪归正的性格动因。“坏蛋联盟”成员们“圈粉”在前,人物性格模式可否借鉴?是否如此的性格设计模式,动画人物只要套上,就一定会被观众喜欢?

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持不同观点:“并不完全是这样,被观众所喜欢的动画人物,往往有可被消费的性格,需要具备以下要素,第一个是可信,让观众觉得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人,《熊出没》系列中的熊大是比较保守传统、照顾弟弟的大哥哥形象,熊二是点子多,有点贪玩甚至爱惹祸的小鬼头形象,在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他们又正义感极强,所以这个性格设定很接地气,仿佛是身边的邻家孩子一样;第二个是角色一定要突出,把人物性格做到极致,《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把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屈不挠精神做到了极致;第三个是影片之中人物性格要激发观众情感共鸣,《风语咒》中主人公郎明的母亲,虽然笔墨不多,她跟孩子吵架完以后,默默无闻地去给孩子抓药,这种骤然的对比,使一个既泼辣,又有奉献精神的慈母形象活灵活现,让观众能够深深地感动。”

通常动画大电影是面向全年龄层观众的,小朋友看起来津津有味的同时,成年观众也能从中获得观影的乐趣,好人的形象如果毫无缺陷的话,会显得悬浮;坏人如果一坏到底的话,也不够立体。

所以,主创团队需要给角色增加多面性,但这种多面性也要看针对什么样年龄层的受众,低幼儿童观众无法区分好与坏的中间状态,那么如果给黑猫警长设置性格缺点,或者给《葫芦兄弟》里的蛇精和蝎子精赋予良知,会造成他们认知的混乱。

所以对于低幼动画而言,这个多面性往往通过集体群像来实现,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里,每一只羊都具有单一的性格,当他们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多面的人物群像集体。

不同时代的国产动画电影,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也会有较大差别,过去的动画人物形象往往按照塑造典型人物的方法,好坏都非常极端,比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主人公是纯粹的英雄;到了今天,主创团队往往是按照个性化人物来塑造的,强调人物的个性 ,所以会有更复杂的性格出现,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雄师少年》等,主人公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大英雄,而是有转变有成长,甚至有性格上的缺点。

从以往典型人物到现在更接地气的人设,有没有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变?结合近些年的国产动画电影评分和票房表现来看,从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始崛起,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达到顶峰,这两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样的现象是否说明,观众对这样的角色性格特点正在产生某种审美疲劳?

宋磊表示:“用神话题材做改编,可以降低影片入门门槛,促进观众形成观影的决策。但近些年来,过多同类型的影片、角色出现,让市场产生了审美疲劳,阻碍了观众的观影决策。以往票房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分两大类,像《喜羊羊》《熊出没》这样有大量电视动画前提产品的市场铺垫;要么是大圣、哪吒这样具有故事性的文化基础。前者门槛比较高,后者又容易陷入审美疲劳,急需找到一个既没有前沿基础,又没有神话背景作支撑的第三种路径。”

2021年上映的《雄师少年》,跟以往的哪吒、大圣、白蛇等人物不同,主角是完完全全的普通人,以一种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咸鱼翻身的故事。电影在平台评分高达9.4分,是继《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评分最高的国产动画影片,它的成功是否可以给行业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雄师少年》塑造了一个平民化英雄,观众可以在主人公身上感同身受,体会他所经历的辛酸成长和梦想情怀。《雄师少年》从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上,带来一个现实题材的新路径:用接地气的角色,增加影片的感染力和情感力,对于今后的国产动画电影都有着较强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戏剧大师曹禺曾经说过,人是多面的,我们要从一面看到另一面,要把一个角色的性格塑造到极致以后,加以“打破”,这个“打破”的过程往往让角色立体出彩,从而使观众从人性魅力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电影的核心,性格则是打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要素,如果把动画人物的性格,设计得可信、突出,引起共鸣,同时更加多面、丰富和出彩的话,这对于动画电影的成功非常有帮助。